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Motaesollojiman yeon-aeneun hago sip-eo

Motaesollojiman yeon-aeneun hago sip-eo

《虽然没准备什么菜》但想和你喝一杯:一场治愈系的美食漫谈

【摘要】

韩国网络综艺《虽然没准备什么菜》(Motaesollojiman yeon-aeneun hago sip-eo)以“简陋下酒菜 真诚对话”为核心,打造了一档打破常规的治愈系美食脱口秀。主持人李泳知凭借率真性格与明星嘉宾展开深夜对谈,节目通过家常料理、酒精催化与无剧本聊天,呈现明星不为人知的真实面貌。关键词“治愈综艺”“明星真实面”“下酒菜文化”贯穿全片,豆瓣评分9.2分的成绩印证其“小而美”的独特魅力——没有华丽布景,却用烟火气抚慰都市人的孤独胃与心。

一碟小菜撬动的深夜灵魂剧场

节目名称直译为“虽然没准备什么菜,但想和你喝一杯”,奠定了其反套路基调。每集20分钟的篇幅里,李泳知在简易厨房中现场制作诸如泡面炒饭、速食年糕等“寒酸料理”,而嘉宾从IVE张元英到影帝刘亚仁,皆在酒精与食物的松弛氛围中卸下心防。制作组坦言:“我们追求的不是美食的精致度,而是用笨拙的真实感制造共鸣。”

酒精与真心话的化学反应

第三集Rapper韩海醉酒后痛哭回忆地下时期经历,第五集演员金高银边剥橘子边讨论30代女性焦虑,这些高光片段均登上韩国热搜。节目巧妙利用“微醺访谈”模式:前15分钟料理环节缓解紧张,后30分钟对话随酒精浓度加深渐入佳境。PD金敏锡透露:“我们准备了‘醉酒量表’,根据嘉宾酒量控制访谈节奏。”这种设计让观众得以窥见明星褪去光环后的本真状态。

“寒酸美学”背后的文化洞察

节目刻意弱化制作规格,镜头甚至保留锅具焦糊、嘉宾呛咳等“事故”,反而强化了真实感。社会学者朴贤贞评价:“它精准捕捉了韩国年轻一代‘孤独经济’需求——用虚拟共餐对抗原子化生活。”数据显示,73%的观众会在深夜观看时同步点外卖,形成独特的“云饮酒”文化现象。第二季新增的“观众来信下酒菜”环节,更将这种互动推向高潮。

【用户评论】

1. 豆瓣@烧酒仙:“看泳知把米其林明星逼成邻家醉汉,这才是综艺该有的野生力量!”

2. 猫眼@K-foodie:“每集片头‘本节目毫无营养’的免责声明,反而成了最营养的部分。”

3. 豆瓣@深夜胃袋:“建议改名《论如何用半袋泡面换走明星的人生故事》。”

4. 猫眼@镜头恐惧症:“唯一让我暂停截图学做菜的节目,虽然菜谱只有‘随便炒炒’。”

5. 豆瓣@酒精探测器:“刘亚仁那集喝到第三瓶烧酒时的政治隐喻,封神!”

这档节目重新定义了美食综艺的边界——当摄像机不再回避打嗝与糊锅,当明星愿意展示醉后的红眼圈,那些藏在速食包装袋里的人文温度,或许比米其林星更值得品味。正如李泳知在终映特辑里说的:“我们准备的从来不是菜,是让人放下筷子的瞬间。”

导演:
主演:
更新:
2025-08-11
备注:
第3期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