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璀璨帝国:纽约篇 第一季》:金钱、权力与亚裔名流的浮世绘
摘要
Netflix真人秀《璀璨帝国:纽约篇 第一季》将镜头对准纽约顶级亚裔富豪圈,以夸张的派对、奢侈品堆砌的日常和戏剧性的人际冲突,揭开这个隐秘世界的面纱。关键词“亚裔名流”“金钱游戏”“真人秀冲突”贯穿全季,观众既能窥见移民精英的奋斗史,也能目睹财富背后的空虚与算计。从新加坡富豪之女Dorothy Wang到越南科技大亨Nam Laks,角色们用钻石手表和私人飞机标榜成功,却在文化认同与家族期望中挣扎。这部比《绯闻女孩》更浮夸、比《摘金奇缘》更直白的剧集,用争议性话题收割流量,也成为阶级与种族议题的另类样本。
---
纸醉金迷的纽约丛林
《璀璨帝国:纽约篇》延续了洛杉矶原版的炫富基调,但将舞台移至更具多元性的纽约。开篇即以一场耗资百万的农历新年派对定调:舞龙穿梭于曼哈顿顶层公寓,嘉宾们身着高定旗袍举杯,而镜头一转,却是角色们对“谁更懂传统”的尖锐争论。这种物质与文化的撕裂感成为本季主线——比如华裔名媛Tina Leung一边炫耀祖母的翡翠项链,一边承认“三代积累才换来今天的爱马仕”。
人设背后的移民叙事
与纯粹炫富的真人秀不同,本季试图挖掘财富背后的族群标签。越南裔富豪Nam Laks在科技行业白手起家的故事,被剪辑成“亚裔美国梦”的范本;而台裔律师Blake Abbie则直言:“我们的晚餐谈话总绕不开‘如何不被当成外国人’。”这些片段引发观众对“模范少数族裔”刻板印象的讨论,但也因过度戏剧化被诟病。例如Dorothy Wang与印度名媛Mimi Morris的“谁家更土豪”对决,被《Variety》批评为“用文化冲突包装低劣撕逼”。
争议性话题制造机
制作方深谙流量密码,每集必设爆点:第四集“真假富豪”揭穿某成员伪造家族背景,第七集“婚礼大逃杀”因种族歧视言论导致嘉宾退场。最出圈的是第六集,韩裔艺术家Jaeki Cho在画廊开幕夜质问:“你们的收藏里有几个亚裔艺术家?”——这场冲突在TikTok获得千万播放,但也被艺术评论家质疑为“作秀”。这种真实与表演的模糊界限,恰是节目的核心吸引力。
---
总结
《璀璨帝国:纽约篇 第一季》像一场精心设计的烟火秀:观众明知其虚幻,仍沉迷于瞬间的绚烂。它用极端化的贫富对比和族群标签引发思考,却也因刻意制造的矛盾削弱了深度。当Dorothy在季终说出“有钱不代表能被尊重”,或许揭示了这档秀的终极命题:在金钱与身份的迷宫中,没有人真正胜利。
用户评论
1. 豆瓣@Luna:“看他们烧钱很爽,但每集都在重复同样的套路:炫富→撕逼→和解。”
2. 猫眼@KK:“Nam的故事线值得单独拍成电影,其他部分像裹着金箔的垃圾食品。”
3. 豆瓣@Vincent:“亚裔版《卡戴珊一家》,连‘文化传承’都成了奢侈品营销的一部分。”
4. 猫眼@Zoe:“第七集婚礼上的闹剧明显是剧本,但我就爱看有钱人丢脸。”
5. 豆瓣@Ricky:“当真人秀看太假,当社会实验看又太浅,适合下饭时无脑刷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