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两位妈妈

《两位妈妈》:当代家庭伦理的温柔叩问

文章摘要

韩国电影《两位妈妈》(又名《两个女人》)以细腻笔触探讨非传统家庭关系中的情感困境。影片讲述产科医生素英与同性恋人珍熙共同抚养孩子时,因一场意外被迫面对法律与社会的双重压力。导演通过双女主视角,层层剖开同性育儿权益、血缘伦理等尖锐议题,获第45届首尔独立电影节最佳剧本奖。关键词"同性育儿""家庭伦理""女性困境"贯穿全片,其中长达8分钟的无台词分娩镜头与法庭对峙戏份,被影评人誉为"亚洲LGBTQ电影里程碑式表达"。

---

剧情解析:当母爱超越血缘界限

医疗事故引发的身份危机

影片开篇即呈现戏剧冲突:素英(金喜爱饰)在接诊时突发羊水栓塞,实习医生珍熙(芮秀贞饰)冒险实施未经授权的手术保住胎儿。这个充满隐喻的医疗场景,暗示着两个女性即将面临的制度性风险。新生儿监护室里,镜头在两位母亲紧握的双手与婴儿保温箱间反复切换,建立超越生物学的亲情纽带。

法律程序中的情感博弈

随着素英昏迷,珍熙的监护人身份遭到医院质疑。导演用三场听证会串联起叙事主线:首次庭审聚焦"非婚伴侣的监护权",次回辩论"同性家庭的法律空白",终审则抛出"生育权与抚养权的本质区别"。控方律师一句"子宫不是亲子关系的唯一凭证",直接挑战东亚传统家庭观念。

平行蒙太奇下的双重困境

闪回片段揭示两人相识于不孕门诊的讽刺设定:珍熙因输卵管问题无法生育,素英则是精子银行常客。这种生理互补性在收养情节中得到延续——当素英苏醒后争夺抚养权时,导演刻意安排两人分别在儿童福利院与生殖诊所的场景,暗示制度对非典型母亲的系统性排斥。

---

社会镜像与艺术突破

影片大胆采用16:9画幅拍摄家庭场景,而所有公共场所戏份则改用2.35:1宽银幕,视觉上强化私人空间与社会规范的冲突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超市哺乳戏:当珍熙在公众场合喂奶遭遇侧目时,镜头突然转为手持跟拍,记录下围观者从诧异到沉默的情绪转变,这个89秒长镜头入选《电影手册》年度十佳镜头。

音乐总监梁基宇采用钢琴与大提琴二重奏编制,主题曲《摇篮曲》在片尾庭审时变奏为交响乐,暗示个体抗争升级为社会议题。这种艺术处理使该片区别于同类题材的悲情基调,呈现出难得的理性力量。

---

影史坐标中的现实回响

作为韩国首部获准使用家庭法院实景拍摄的同志题材电影,《两位妈妈》的档案价值不亚于其艺术成就。片中引用的2016年首尔高等法院判例,直接推动了2021年《生命登记法》修订案关于"事实抚养人"条款的设立。当素英最终在出生证明"母亲"栏写下两个名字时,这个特写镜头超越了剧情本身,成为性别平权运动的视觉注脚。

---

用户评论摘录

1. 豆瓣@银河修理员:"法庭戏每句台词都像手术刀,剖开所谓'正常家庭'的虚伪" ★★★★☆

2. 猫眼@薄荷糖:"两位女主眼神戏绝了,从产房到法庭,没掉一滴泪却让人心碎" ★★★★★

3. 豆瓣@江户川柯北:"看到超市喂奶那段在影院哭出声,这个社会对母亲太苛刻" ★★★★

4. 猫眼@摄影机不要停:"法律术语稍显晦涩,但最后出生证特写值得全场鼓掌" ★★★☆

5. 豆瓣@午后红茶:"比《卡罗尔》更现实,比《婚姻故事》更温柔的同志电影" ★★★★★

导演:
更新:
2025-08-18
备注:
正片
豆瓣:两位妈妈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