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蔷薇王的葬列》:血色王冠下的禁忌悲歌
摘要
改编自菅野文同名漫画的动画《蔷薇王的葬列》,以英国玫瑰战争为背景,讲述双性人理查德·金雀花在权力漩涡中的挣扎。关键词「历史重构」「性别认同」「悲剧美学」贯穿全剧,将莎士比亚戏剧《理查三世》与日本少女漫画风格融合,创造出充满宿命感的黑暗童话。剧中权谋斗争与人性纠葛交织,通过精美考究的服装设计、象征强烈的蔷薇意象,探讨了权力、身份与爱的永恒命题。2022年1月开播后,凭借颠覆性叙事在历史题材作品中独树一帜。
---
历史与幻想的交响诗
作品以15世纪英格兰兰开斯特与约克家族的王位之争为框架,却大胆重构史实。主角理查德被赋予双性人的特殊身份,白蔷薇与红蔷薇的战争成为其灵魂撕裂的隐喻。动画开篇即以约克公爵之死揭开序幕,年幼的理查德因身体异常被母亲斥为「恶魔之子」,这种「性别认同」的困境伴随其一生,也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矛盾。
权力游戏中的荆棘之路
当兄长爱德华登上王位,理查德以骑士身份效忠王室,却因特殊体质被迫隐藏真我。剧中「历史重构」的巧思随处可见: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理查三世在本作中被塑造成悲剧英雄,他与亨利六世的灵魂对话、对表亲安妮的扭曲爱恋,均跳脱传统史观。制作组用哥特式画风强化戏剧张力,如理查德幻觉中缠绕的蔷薇藤蔓,象征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。
视觉叙事的双重编码
动画通过视觉符号深化主题。理查德银白铠甲与血红披风的对比,暗示其纯洁理想与血腥现实的冲突;兰开斯特家族的红蔷薇被设计成滴血形态,与约克家族的白蔷薇形成视觉对立。第三集「加冕仪式」堪称艺术巅峰:爱德华王冠坠地的慢镜头,配合理查德逐渐阴郁的眼神,预示兄弟情谊的崩坏。这种「悲剧美学」的呈现,远超普通历史题材的厚重感。
争议与突破并存
部分历史学者质疑角色塑造偏离史实,但更多观众赞赏其对边缘群体的关照。第9集理查德与安妮在墓园的对峙戏,将「性别认同」的痛苦外化为暴风雨中的蔷薇凋零,这种表现手法引发广泛讨论。制作组坦言参考了《凡尔赛玫瑰》的华丽风格,但核心仍是莎士比亚式的人性拷问——当一个人被世界否定,是否只能以恶之名生存?
---
总结
《蔷薇王的葬列》用蔷薇刺穿历史教科书的光滑表皮,让鲜血滋养出新的叙事可能。它既是以「历史重构」为刃剖开中世纪黑暗的尝试,也是借「性别认同」之镜照见当代社会困境的寓言。当最后一集理查德戴上染血王冠,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王权的终结,更是一个灵魂在时代枷锁下的绚烂燃烧。这部作品证明,悲剧的真正力量从来不是毁灭,而是在绝望中开出的花。
用户评论精选
1. 豆瓣@夜莺之歌:"蔷薇与铠甲的美学暴击!理查德是我近年见过最复杂的动画角色。"
2. 猫眼@白银骑士:"历史魔改但逻辑自洽,双性人设定让权谋戏有了全新解读空间。"
3. 豆瓣@雾都孤儿:"莎士比亚遇上少女漫,第三集加冕戏看得我手心冒汗。"
4. 猫眼@血色月光:"服装细节考究到可怕,但叙事节奏偶尔像被蔷薇刺卡住。"
5. 豆瓣@约克之雪:"不是传统爽剧,适合愿意被悲剧美感凌迟的观众。"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