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花繁叶茂》:乡村振兴画卷中的温情叙事
【摘要】
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《花繁叶茂》以贵州遵义花茂村为原型,通过基层干部与村民的奋斗故事,生动展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历程。该剧由尚大庆执导,王迅、朱墨、邵峰等主演,以轻喜剧风格打破主旋律创作窠臼,凭借真实的人物塑造、接地气的方言对白和鲜活的生活细节,成为近年来农村题材影视的标杆之作。剧中“唐万财”“欧阳采薇”等角色组成的基层团队,在解决土地流转、乡村旅游、产业升级等矛盾中,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新图景,关键词“乡村振兴”“基层治理”“农村喜剧”贯穿全剧内核。
---
一、泥土芬芳中的时代命题
《花繁叶茂》将镜头对准西南山村“花茂村”,开篇即以王迅饰演的村主任唐万财面临的三重困境展开:青壮年流失导致产业凋敝、传统农业模式效益低下、村民对改革充满抵触。剧中通过“土地流转风波”“大棚种植试验”“古法造纸复兴”等事件,层层递进地呈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与可能性。编剧巧妙地将“精准扶贫”“三变改革”等政策术语转化为具象故事,如返乡青年创办陶艺工坊带动就业、老支书何老幺用“道德评议会”化解邻里纠纷等情节,让政策落地有了温度。
二、群像塑造:小人物的大时代投影
朱墨饰演的第一书记欧阳采薇打破了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,从最初被村民质疑“镀金干部”到用电商直播打开特产销路,其成长线折射出新型干群关系。邵峰饰演的老支书何老幺则代表传统乡村智慧,他与唐万财“一文一武”的搭配,既制造了“村民夜校闹剧”等喜剧桥段,又深化了代际治理理念碰撞。剧中更令人动容的是配角群像:固执守地的石晓峰、泼辣能干的潘梅、憨厚老实的王隆学,每个角色都是中国乡村社会肌理的切片。
三、艺术突破:主旋律的轻喜剧表达
导演采用“土味美学”营造真实感:斑驳的夯土墙、吱呀作响的竹编门、弥漫晨雾的乡间小路,与村民的黔北方言形成沉浸式观感。在叙事上,该剧用“唐万财错穿花裤衩开会”“何老幺学用智能手机”等生活化幽默消解沉重议题,豆瓣8.1分的评价印证了观众对“笑着流泪”叙事方式的认可。更难得的是,剧中没有回避扶贫过程中的形式主义、等靠要思想等问题,如“刷白墙应付检查”等情节引发广泛讨论。
---
【总结】
《花繁叶茂》的成功在于用“小正大”(小人物、正能量、大时代)的创作理念,让乡村振兴主题有了触手可及的质感。当唐万财最终带领村民建成生态农业观光园,镜头里金黄的油菜花海与黛瓦白墙的新居相映,不仅完成了剧情的闭环,更隐喻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解。这部作品证明,主旋律创作同样需要“沾泥土、带露珠、冒热气”的表达,正如网友评价:“它让我们看见山乡巨变中,那些有血有肉的推门人。”
【用户评论】
1. 豆瓣用户@山野清风:王迅把唐主任演活了!那些磕磕绊绊的贵州话和皱巴巴的西装,就是基层干部最真实的模样。
2. 猫眼用户@田园诗人:每集片尾的真实扶贫干部照片让人破防,艺术和现实在此刻重叠。
3. 豆瓣用户@影视观察员:近年最好的农村剧,没有强行煽情,连吵架都透着生活智慧。
4. 猫眼用户@旅行者:看完想去花茂村打卡,剧组把乡村旅游广告拍进了剧情里。
5. 豆瓣用户@社会学生:值得做基层治理案例分析,何老幺的“土办法”比教科书更生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