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越策越开心2008

越策越开心2008

《越策越开心2008》:笑声背后的湖湘文化盛宴

文章摘要

2008年播出的《越策越开心》作为湖南经视王牌综艺,以汪涵、马可的"策神"组合为核心,打造了一档融合方言喜剧、时事调侃与民俗展示的脱口秀节目。该季节目通过"越策播报""方言听写大会"等经典环节,将长沙话的幽默基因与市井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,创下同时段收视率23%的纪录。节目既保留了早期街头采访的草根气质,又新增了"明星来策"板块,邀请周笔畅等本土艺人参与方言互动,形成独特的"湘派幽默"风格。十五年后回看,这档节目不仅是湖南电视黄金时代的缩影,更成为研究地域文化传播的鲜活样本。

一档没有剧本的方言喜剧秀

与其他综艺不同,《越策越开心2008》的台本只保留流程框架,70%内容依赖现场即兴发挥。汪涵在采访中透露,节目组会提前一周收集市井趣闻,但具体笑点全靠主持人临场"策"出来。某期节目中,马可模仿岳阳大妈砍价的夸张表演,其实源自编导菜市场的真实见闻。这种"接地气"的创作方式,使节目保持着鲜活的市井气息。

经典环节中的文化密码

"方言听写大会"环节堪称语言类综艺的创举。节目组会邀请素人用常德话、株洲话等湖南方言念新闻稿,主持人负责"翻译"成普通话。2008年7月那期,衡阳话"月亮粑粑"(月亮)的谐音梗引发全场爆笑,这个方言词汇后来成为网络流行语。通过娱乐化包装,节目让濒危方言重新焕发活力,中南大学语言学教授曾将其列为"方言保护典型案例"。

明星效应的本土化改造

该季新增的"明星来策"板块没有照搬传统访谈模式。当周笔畅被要求用益阳话唱《浏阳河》时,其笨拙的发音反而制造了反差萌。这种"去光环化"的互动,打破了明星与素人的界限。据节目制片人回忆,张艺兴少年时期参加海选的表现,后来被剪进"越策少年班"特别企划,可见节目对本土新人的挖掘力度。

电视湘军的创新基因

在技术层面,2008年季节目首次采用多机位跟拍街头采访。编导组会带着隐藏摄像机记录市民对热点事件的真实反应,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长沙老口子对刘翔退赛的麻辣点评。这种伪纪录片式拍摄,比《康熙来了》的街头单元早半年出现。节目片头那段标志性的长沙话RAP,其实改编自当地地下乐队的创作。

时代镜像中的笑声记忆

当重看2008年春节特辑时,会发现节目巧妙融入了雪灾救援、物价上涨等时代议题。汪涵用"策"的方式讲述环卫工冒雪除冰的故事,让观众在笑声中触摸到社会温度。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,正是节目历经三次改版仍保持生命力的关键。如今在B站上,年轻观众自发修复的节目片段,仍在不断收获"方言梗永不过时"的弹幕。

用户评论

1. 豆瓣网友@弗兰人:"每期必追的下饭神器,马可学邵阳话骂人的那段我能笑十年"

2. 猫眼用户@湘江鱼头:"现在综艺砸钱再多,也复制不出这种浑然天成的市井味"

3. 豆瓣网友@塑料普通话:"节目里消失的长沙老地名,比任何纪录片都真实"

4. 猫眼用户@策神接班人:"汪涵在明星面前护着素人观众的样子,才是真娱乐精神"

5. 豆瓣网友@方言保护者:"建议申遗!没有这节目,湖南90后可能都不会说家乡话了"

导演:
主演:
更新:
2025-08-18
备注:
第20081227期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