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吻三次

《吻三次》:爱与抉择的三重奏

摘要

意大利电影《吻三次》(Tre Volte, 2021)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爱情中的偶然与必然。影片通过三段交错时空的故事,讲述同一对恋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相遇与别离,关键词“命运交织”“爱情悖论”“时空叙事”贯穿全片。导演巧妙运用非线性叙事,将激情、妥协与重生浓缩为三个吻的瞬间,引发观众对亲密关系的深层思考。该片凭借诗意的镜头语言和哲学内核,入围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,成为近年欧洲文艺片的话题之作。

---

剧情解析:三幕人生的爱情辩证法

第一幕:初遇的炽烈(2012年)

在罗马暴雨夜的咖啡馆,文学系学生艾玛与建筑师卢卡因躲雨相识。手持镜头捕捉两人从试探到拥吻的37分钟长镜头,成为影史经典片段。这个被影评人称为“命运之吻”的相遇,埋下了后续故事的伏笔——卢卡抽屉里未寄出的求婚戒指,暗示了平行时空的可能性。

第二幕:错位的婚姻(2018年)

非线性叙事突然跳转到六年后的米兰。已成为畅销作家的艾玛在签售会上重逢已婚的卢卡,此时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。二人在酒店走廊的“禁忌之吻”充满克制与挣扎,导演用冷暖色调交替呈现道德困境。这段剧情中,“爱情悖论”被具象化:当理想伴侣出现在错误的时间,激情是否该向责任妥协?

第三幕:重逢的救赎(2024年)

疫情后的威尼斯,中年艾玛在修复古建筑时发现卢卡留下的设计图纸。二人在叹息桥下的“重生之吻”完成了叙事闭环。开放式结局中,镜头定格在两张飞往不同方向的机票,将“时空叙事”推向高潮——每个选择都创造了新的平行宇宙。

---

制作与隐喻体系

导演保罗·索伦蒂诺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传统,采用16mm胶片拍摄三段时间线,用颗粒感区分年代。值得关注的是三幕戏的饮食隐喻:第一幕的浓缩咖啡象征激情,第二幕的隔夜面包暗示婚姻倦怠,第三幕的威尼斯气泡酒则代表释然。美术指导透露,三个吻的场景分别对应但丁《神曲》中的地狱、炼狱和天堂意象。

---

影史坐标与观众反馈

影片常被与《爱在》三部曲相比较,但更侧重存在主义哲学探讨。心理学教授玛丽娜·科斯塔评价:“这部电影用吻丈量了爱情的心理距离——15厘米的亲密接触,可能隔着数光年的灵魂距离。”

---

用户评论摘录

1. 豆瓣@永恒之蓝:三个吻像三棱镜,把爱情折射出不同光谱,索伦蒂诺是光影诗人。

2. 猫眼@威尼斯船夫:第二幕的走廊戏看得窒息,婚姻的真相就是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。

3. 豆瓣@胶片恋人:16mm胶片的美学暴击,每个画面都能截屏当壁纸。

4. 猫眼@时空旅人:建议情侣观看前签协议,看完容易引发深夜情感检讨。

5. 豆瓣@存在先于本质:哲学系导师推荐的教材级电影,萨特看了会点赞。

---

尾声

《吻三次》的价值在于解构了爱情电影的线性逻辑,三个时空片段如同莫比乌斯环上的刻痕。当最后一个镜头里威尼斯的潮水淹没脚印,观众才惊觉:所有平行宇宙的艾玛与卢卡,其实都在完成同一场关于选择的永恒命题。这种叙事野心,使影片超越了普通爱情小品,成为一面照见现代人情感困境的棱镜。

导演:
主演:
更新:
2025-08-18
集数:
第13集完结
豆瓣:吻三次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