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孤城十少》:乱世中的青春悲歌与人性救赎
【摘要】
民国悬疑剧《孤城十少》以1930年代军阀割据的虚构孤城“岚城”为背景,讲述十位身份迥异的青年在权力倾轧中挣扎求存的故事。影片通过连环命案串联起商会阴谋、家族秘辛与革命暗线,以多线叙事展现乱世下人性的光辉与阴暗。关键词“民国悬疑”“群像叙事”“人性救赎”贯穿全片,冷峻的镜头语言与考究的美学设计,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交织,被观众誉为“民国版《大逃杀》”。
---
一、封闭舞台上的生死博弈
岚城因军阀封锁成为孤岛,十位主角因不同目的被困:留洋归来的侦探黎九歌(张晚意饰)追查兄长离奇死亡,商会千金苏婉(周依然饰)背负家族诅咒,戏班武生陈九(魏大勋饰)身藏革命密信……当城内接连发生针对青年的凶杀案,彼此猜忌的众人发现,所有线索都指向二十年前一桩集体自杀事件。
二、悬疑外壳下的社会寓言
导演曹盾延续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紧凑叙事,每集以一位角色的死亡推进剧情。剥洋葱式的解谜过程中,鸦片贸易、人口贩卖等历史疮疤被逐一揭开。特别值得玩味的是“十少”设定:他们或是权贵傀儡,或是底层蝼蚁,但都在权力游戏中沦为棋子。第三集“戏楼焚尸案”中,通过皮影戏演绎案发过程,将传统艺术与悬疑推理创新结合。
三、群像刻画中的高光时刻
全员演技在线的设定下,两个角色尤为出彩:苏婉从骄纵大小姐到亲手枪杀生父的转变,诠释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绞杀;反派警察局长(王砚辉饰)每次审讯时用留声机播放《夜来香》的细节,塑造出优雅的残忍。编剧黄苇(代表作《白夜追凶》)擅长用道具埋线,如反复出现的青铜怀表,最终揭晓是十人皆为孤儿院幸存者的关键证物。
---
【结语】
《孤城十少》的震撼在于用类型片框架承载严肃命题。当幸存者们在结局炸毁象征压迫的商会大楼时,火光中飞舞的账本残页,既是罪恶的终结,也是新生的开始。这种浪漫主义表达,让这部没有明确年代标识的作品,成为对任何时代权力异化的警世钟。
【用户评论】
1. 豆瓣用户@墨色黄昏:“皮影戏查案那段绝了!传统文化和悬疑类型居然能这么融合”
2. 猫眼用户187*32:“王砚辉笑着碾灭烟头的镜头,今年国剧反派TOP3”
3. 豆瓣用户@青霭:“全员恶人设定但每个人都能让你共情,编剧功力深厚”
4. 猫眼用户喵喵不哭:“民国美学天花板,连血泊都拍得像水墨画”
5. 豆瓣用户@Radiohead:“结尾十分钟的长镜头,把‘孤城’的隐喻拍透了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