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金色索玛花

《金色索玛花》:脱贫攻坚路上的温暖诗篇

摘要

电视剧《金色索玛花》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为背景,讲述第一书记万月(徐百慧饰)带领谷克德村村民摆脱贫困的动人故事。该剧通过真实细腻的群像刻画,展现了大凉山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,将“扶贫”“乡村振兴”“民族团结”等关键词融入剧情。剧中既有扶贫干部与村民的冲突与和解,也有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碰撞,最终在索玛花盛开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奋斗之歌。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剧目,该剧以现实主义笔触还原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。

---

扎根泥土的扶贫叙事

《金色索玛花》以2018年凉山州“悬崖村”搬迁事件为原型,开篇即呈现谷克德村面临的生存困境:孩子们攀爬藤梯上学、村民因缺水与外界隔绝。万月作为农科所研究员主动请缨驻村,却因文化差异遭遇信任危机——彝族村民阿呷(熊睿玲饰)质疑其“城里人不懂庄稼”,青年拉虎(刘一含饰)更因对扶贫政策的误解屡生矛盾。

编剧通过“种土豆”“修水渠”“建小学”三个核心事件串联主线。万月引入高产马铃薯技术时,村民因传统耕作习惯拒绝参与,直到她用自家土地试验成功才赢得支持。这一情节生动诠释了“扶贫先扶志”的主题,也成为剧中第一个情感爆发点。

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

剧中彝族火把节、毕摩祭祀等场景均采用实景拍摄,非遗银饰制作、口弦音乐等元素自然融入剧情。当万月提议发展旅游产业时,村民担忧过度商业化会破坏传统,双方在“保护与发展”的辩论中逐渐达成共识。拉虎从抵触电商培训到成为直播带货能手的故事线,正是凉山州真实案例的艺术再现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剧中扶贫干部并非“完美英雄”。万月因急于推进项目一度忽视村民情感需求,在阿呷老人“土地是彝人的根”的质问中反思调整。这种人物弧光的塑造,让脱贫攻坚主题摆脱了说教感。

群像刻画中的时代缩影

除了主线故事,剧中还塑造了支教老师陈仪(尹铸胜饰)、返乡创业青年曲木(何明翰饰)等丰富角色。陈仪与彝族学生吉克阿依的师生情,揭示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性;曲木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创办合作社,则呼应了“乡村振兴”的时代命题。

剧组在凉山实地取景两年,画面中索玛花海、云上村落构成震撼视觉符号。当最终集村民搬进新居时,镜头扫过墙上“精准扶贫户”标识变成“乡村振兴示范户”的细节,成为全剧最动人的隐喻。

---

总结

《金色索玛花》以细腻的笔触将政策叙事转化为情感叙事,万月与村民们从对立到携手的过程,正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微观缩影。剧中没有刻意渲染苦难,而是通过马铃薯丰收、第一堂普通话课等日常场景传递希望。当片尾曲《索玛花开》响起时,观众记住的不只是扶贫成果,更是那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。这种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的表达,让主旋律题材焕发出持久生命力。

用户评论

1. 豆瓣网友@山野清风:“徐百慧演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扶贫干部,她和彝族阿妈的对手戏看哭我三次。”

2. 猫眼用户@凉山之子:“作为本地人确认细节真实,剧组连彝族漆器上的纹样都还原了。”

3. 豆瓣@影视观察员:“比预想的更接地气,拉虎的成长线很有代表性。”

4. 猫眼@追剧达人:“OST太加分了!彝族民谣和现代编曲的结合惊艳。”

5. 豆瓣@社会记录者:“看到最后才懂片名深意——索玛花是坚韧,更是新生。”

导演:
更新:
2025-08-18
集数:
第20集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