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麓山之歌

《麓山之歌》:工业史诗中的匠人精神与时代回响

文章摘要

作为央视重点剧目,《麓山之歌》以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为背景,讲述麓山重工从濒临破产到跻身世界一流的涅槃历程。剧中雷恒阳(杨烁饰)、卫丞(焦俊艳饰)两代工程师用"硬核科技 工匠精神"破解"卡脖子"难题,交织出国企改革、技术突围的壮阔图景。该剧通过"智能臂架泵车"等真实工业案例,展现中国智造崛起之路,获评"工业题材破圈之作"。关键词"大国重器""匠人传承""工业美学"贯穿全剧,既有重型机械的钢铁碰撞,也有知识分子的理想坚守,为新时代工业剧树立了艺术标杆。

工业叙事的破局与重构

《麓山之歌》跳脱传统行业剧套路,将镜头对准混凝土泵车、挖掘机等"钢铁巨兽",开篇即以惊心动魄的"液压系统爆管事故"揭开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。剧中核心冲突围绕自主研发7桥臂架泵车展开,从德国技术封锁到自主研发"麒麟芯片",从工人集体下岗到人机协同的智能车间,多线叙事构建起立体化的工业图景。特别设计的"车间辩论会"场景,让院士、技工、海归博士在机床前展开思想交锋,生动诠释"工匠精神不是守旧,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"。

人物群像的厚度与温度

杨烁饰演的雷恒阳颠覆了过往精英形象,油污工装服与布满老茧的双手,演绎出"八级工匠"对0.01毫米精度的偏执。焦俊艳塑造的科研骨干卫丞,在实验室爆炸中毁容仍坚持实验,其"用数据说话"的冷峻与父亲卫冲之(侯勇饰)的老派作风形成代际碰撞。更难得的是对普通工人的刻画:焊工金燕子(颖儿饰)用旗袍配安全帽的混搭,打破对女工的脸谱化想象;劳模宋春霞(丁柳元饰)退休前最后一次校核图纸的戏份,让"三视图就是工人圣经"的台词掷地有声。

工业美学的视觉革命

剧组在长沙三一重工实景拍摄,1:1搭建的智能工厂场景里,数控机床的金属切削与电焊弧光构成震撼视觉语言。第五集"千吨级起重机吊装测试"的长镜头,钢铁巨臂在暴雨中缓慢抬升,配合交响乐烘托出工业的崇高感。美术团队特别设计"机械蒙太奇"——用齿轮咬合象征技术传承,以液压管脉动暗喻产业心跳。这种将冰冷机械赋予生命力的表达,让该剧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摄影提名。

时代镜像下的精神共振

当雷恒阳在世界工程机械博览会上,用全息投影展示中国标准时,荧幕内外涌动着同样的民族自豪。这部剧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"中国制造2025"的进程,更揭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文内核——卫丞团队研发的智能焊接系统,最终以牺牲的工友名字"春苗"命名。这种技术与人性的交融,让《麓山之歌》超越行业剧范畴,成为致敬所有劳动者的时代史诗。正如剧中台词:"每一颗螺丝都有自己的位置,千万个螺丝的精准咬合,才能奏响麓山的歌。"

用户评论

1. 豆瓣用户@机械之心:"看到第三集实验室爆炸那段直接破防,这才是科研人员真实的伤痕勋章"

2. 猫眼用户@钢铁玫瑰:"金燕子婚礼上穿工装敬酒,是我见过最飒的新娘造型"

3. 豆瓣用户@重工迷:"德国专家故意报错参数那场戏,把技术博弈拍出了谍战感"

4. 猫眼用户@三代劳模:"侯勇老师吃散伙饭时抹泪的镜头,演活了一代产业工人的落幕"

5. 豆瓣用户@影视观察者:"用交响乐配工程机械的操作,这种艺术张力在国剧里前所未见"

导演:
更新:
2025-08-18
集数:
第36集完结
豆瓣:麓山之歌

选集播放

选择播放源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